视频科普 > 肿瘤科 > 非小细胞肺癌

更多功能

视频简介

卡马替尼的副作用

2025-11-17 15:05:54

1035次浏览

微信分享

卡马替尼临床应用伴随着一系列潜在的副作用,像消化系统反应、代谢与体液紊乱、皮肤反应和肌肉骨骼疼痛等。全面了解和管理这些不良事件对于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和最大化治疗获益至关重要。
1、高发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
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超过60%)
恶心/呕吐:餐中服药可降低30%发生率,严重时联用5-HT3拮抗剂(如昂丹司琼)
腹泻:维持电解质平衡(每日至少补液2L),避免高脂饮食,持续性腹泻需减量至400mg/天。
肝功能异常:发生率15%-20%,表现为转氨酶升高(ALT/AST高出3倍ULN时暂停服药)
代谢与体液紊乱
外周水肿(发生率45%):下肢加压治疗,限钠摄入,严重时联用呋塞米。
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28%,需每周监测血清蛋白。
心脏毒性
QT间期延长(发生率9%):基线及每月ECG监测(QTc>500ms停药)。
心衰风险:BNP升高大于3倍时暂停给药。
2、长期用药管理
皮肤反应
皮疹(发生率22%):0.1%他克莫司软膏局部应用。
光敏反应:使用SPF50以上的防晒霜,或者采用物理方式遮阳。
肌肉骨骼疼痛
非药物干预:温水浴、经皮电刺激。
药物干预:塞来昔布。
3、间质性肺炎(发生率4.5%)风险处理
识别特征:干咳伴随进行性呼吸困难,且SpO₂小于90%。
影像学标志:CT见磨玻璃影伴小叶间隔增厚。
处理流程:立即停药,在医生指导下静注甲泼尼龙,给与氧疗支持。
4、用药注意事项
避免联用CYP3A4强诱导剂、酒精类食物,妊娠期的患者避免使用。
通过分层管理策略80%患者可实现持续治疗。卡马替尼副作用的控制关键在早期识别高风险不良反应,实施个体化剂量调整。在充分认知并有效管理其副作用谱的前提下,卡马替尼带来的生存期延长和生活质量改善,使其风险/获益比在特定METex14突变NSCLC患者群体中保持积极。持续的临床经验积累和研究将进一步优化其安全性管理策略。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导致 MET 外显子 14 跳跃的突变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成年患者

用法用量: 每日两次,每次两片(400mg),随或不随食物;整片吞下,请勿压碎或咀嚼药片。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