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资讯 > 行业动态

更多功能

肝癌早筛漏诊六成?顿慧医疗用原创检测破局

2025-11-03 08:55:13

1035次浏览

       在肿瘤早筛领域,传统甲胎蛋白检测对早期肝癌的灵敏度仅为40%,这意味着近六成患者面临漏诊风险。面对这一临床困境,顿慧医疗通过构建独特的“医-研-产”闭环模式,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肝癌miRNA检测试剂盒,将AFP阴性患者的检测灵敏度提升至77.16%,为肝癌早筛带来了突破性进展。
临床痛点:早筛技术滞后与资源不均
       我国肿瘤早筛行业长期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原创生物标志物稀缺导致诊断产品更新缓慢;另一方面,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使得创新技术难以普惠基层。以肝癌为例,传统甲胎蛋白检测对早期病变的识别能力有限,而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基层医疗机构往往难以获得最新诊断技术。
       这种结构性矛盾凸显了肿瘤早筛领域存在的巨大未满足需求。诊断技术的滞后不仅影响早期发现率,更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创新模式:“医-研-产”闭环打破转化壁垒
       顿慧医疗在行业内首创的“医-研-产”闭环模式,为生物标志物的研发转化提供了全新路径。该模式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生物技术平台支撑研发,再以严格的生产质量体系保障产品落地。
       在这一模式驱动下,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团队合作,成功将2008年的原研标志物研究成果转化为全球首个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肝癌miRNA检测产品。该产品利用独家专利技术,实现了从       0.2mL血浆中精准检测7个miRNA标志物,有效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的生物学短板。
 
技术突破:多组学平台构建诊断新生态
       顿慧医疗构建了完善的多组学技术平台体系,涵盖PCR、CTC、NGS、质谱等核心技术。这些平台形成协同联动的诊断产品研发体系,为不同阶段的疾病诊断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基于在miRNA生物标志物检测领域的领先优势,公司在产品线上持续扩展。目前研发管线已覆盖炎性肠息肉miRNA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风险分层分析等多个项目,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潜力。
 
       从运动员转型创业的温冬带领顿慧医疗,以“心怀正念”的初心在诊断领域深耕十八年。公司新总部在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的落成,标志着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顿慧医疗将通过“引进”与“出海”双轮驱动,推动中国原创诊断技术走向世界,在复杂疾病诊疗从奢侈走向普惠的时代浪潮中,走出一条独特的转化之路。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