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作为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疾病,全球患者面临治疗困境。现有疗法虽能暂时缓解症状,却难以打破"氧化应激-炎症"恶性循环,且存在副作用强、复发率高等问题。
研究团队设计的Zn-Cur/Cu-mPDA@HA纳米酶系统创新性地采用透明质酸修饰,使其能够特异性靶向炎症结肠组织中的M1型巨噬细胞。这种精准靶向能力确保药物在病灶部位富集,大幅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系统毒性。
创新作用机制:离子交换策略增强疗效
该研究的核心突破在于"纳米酶介导的药物离子交换"策略。系统以具有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铜掺杂介孔聚多巴胺纳米粒为载体,装载水溶性锌-姜黄素。在炎症微环境中,该系统智能响应降解,释放的锌-姜黄素与铜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原位生成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铜-姜黄素。
这一巧妙设计成功解决了姜黄素临床应用的两大瓶颈:溶解度过低和抗氧化活性有限。原位生成的铜-姜黄素表现出显著增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并能有效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分泌,促进巨噬细胞从促炎M1型向抗炎M2型转化。
显著治疗成果:低剂量实现高效缓解
在机制层面,该纳米系统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效打破"炎症-自由基"恶性循环,为肠道屏障修复创造有利微环境。动物实验显示,在极低剂量(以锌-姜黄素计仅1mg/kg)下,该疗法就能显著缓解小鼠体重下降、结肠缩短等疾病症状,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治疗效果。
这项研究不仅为炎症性肠病治疗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也为设计治疗其他炎症性疾病的高效低毒纳米药物开辟了新途径。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推进,这一智能纳米药物系统有望为全球数百万炎症性肠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