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资讯 > 医疗资讯

更多功能

白血病新药奎扎替尼在华完成首例给药

2025-11-11 15:57:39

1035次浏览

        2025年10月21日,一项针对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AC220-167在中国成功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这项二期研究旨在比较两种剂量奎扎替尼作为维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标志着我国在白血病精准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
研究设计:双剂量比较的全球多中心试验
       AC220-167研究是一项二期、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临床试验,专注于在新诊断的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成年患者中评估奎扎替尼的维持治疗效果。研究特别设计为双盲比较两种给药方案:60毫克/天与30毫克/天每日一次口服给药。
       该研究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涵盖来自澳大利亚、巴西、中国、韩国和美国约53家研究中心。研究针对的是既往未接受过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且首次达到完全缓解的特定患者群体,旨在为这类患者提供更有效的维持治疗选择。
       研究团队表示,将与合作方共同努力,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奎扎替尼的临床开发进程,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疾病背景:FLT3突变AML的治疗挑战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成人中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类型,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据估计,在发达国家新诊断的患者中,超过一半年龄大于65岁,诊断中位年龄为67岁。该疾病预后普遍不佳,五年生存率约为40%,且生存率随诊断年龄增加急剧下降。
       FLT3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大约30%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例会发生FLT3基因突变,其中内部串联重复突变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病例的25%。这类突变患者具有白血病负荷高、预后差的特点,表现为复发率高、缓解持续时间短以及总生存期缩短。
       对于达到缓解的FLT3-ITD阳性患者,复发风险较高,亟需有效的缓解后治疗策略。虽然指南建议使用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防复发,但该疗法受限于患者适应症和供体匹配问题。因此,开发有效的维持治疗方案成为临床迫切需求。
 
药物机制:精准抑制FLT3信号通路
       奎扎替尼是一种选择性FLT3抑制剂,对野生型FLT3、FLT3-内部串联重复突变以及激酶结构域点突变等多种变体均具有强效结合亲和力。该药物通过高亲和力与FLT3非活性构象的三磷酸腺苷结合口袋结合,阻止受体自身磷酸化,从而抑制FLT3激酶活性。
       从作用机制看,奎扎替尼可有效抑制下游FLT3受体信号传导,包括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5、Ras/MAPK和PI3K/Akt等重要通路。这种多重抑制作用能够阻断FLT3-内部串联重复突变依赖性细胞增殖,促进FLT3突变干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并在某些情况下诱导白血病细胞死亡。
 
       随着AC220-167研究的推进,奎扎替尼有望为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提供新的维持治疗选择,填补当前临床治疗的空白,改善这类患者的长期预后。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