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指导 > 心脑科 > 高血压

更多功能

依普利酮: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作用、副作用及使用要点

2025-10-28

953次浏览

依普利酮是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有独特作用机制,在医学治疗领域作用重要,其主要应用方向是治疗高血压,还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后引发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它能精准阻断醛固酮与受体结合,有效减少钠水潴留现象发生,同时能降低钾的排泄量,进而实现降低血压效果,还能减轻心脏负荷,为众多患者带来积极治疗作用。

依普利酮作用机制和螺内酯类似,但其对醛固酮受体选择性更高,所以激素相关副作用相对少,其常见副作用有高钾血症、头晕、疲劳、腹泻等,严重肾功能不全或血钾过高患者禁止使用依普利酮。

进行依普利酮使用时,对其血钾水平,需定期予以监测,肾功能同样如此。其初始剂量通常是每日25毫克,之后可依据血压状况,以及耐受性情形,逐步增加剂量至每日50毫克。当依普利酮与补钾药联合使用时,或者与ACE抑制剂联合使用时,又或者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使用时,要对高钾风险,特别予以留意 。

临床研究表明,依普利酮有显著功效,能有效降低血压水平,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状况,在针对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研究时发现,依普利酮对这类患者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及住院风险,为患者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依普利酮治疗效果有与剂量紧密相关特性,所以用药时要依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调整,长期用此药时,要密切留意电解质平衡及肾功能变化情况,患者应严格在医生专业指导下用药,绝不能自行随意调整剂量或擅自停药。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