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资讯 > 医疗资讯

更多功能

明星肝药奥贝胆酸全球退市!9年传奇终落幕,20例严重肝损事件敲响警钟

2025-11-17 09:02:48

1035次浏览

9年征程终结:明星药物从巅峰跌落
       2025年9月11日,Intercept Pharmaceuticals宣布应美国FDA要求,自愿将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药物OCALIVA®(奥贝胆酸)从美国市场撤回。与此同时,FDA暂停了所有涉及奥贝胆酸的临床试验,标志着这款曾被誉为"重磅肝药"的明星产品走完了其9年的市场征程。
       Intercept美国总裁Vivek Devaraj对此表示:"我们仍然相信所有临床和真实世界证据都支持OCALIVA用于适当的患者,虽然我们对收益风险状况的看法与FDA不同,但我们尊重其要求,并做出了这一艰难的决定。"这番表态为奥贝胆酸的美国市场生涯画上了句号。
 
安全警报不断:从黑框警告到全面撤市
       奥贝胆酸最早于2016年5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20年来首个获批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药物,随后在同年12月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附条件批准。凭借其创新机制,该药迅速打开市场,2019年全球销售额达2.5亿美元,2020年增长至3.1亿美元,后续几年稳定在3亿美元左右。
       然而,这款明星药物自上市以来就伴随着安全性争议。早在2017年,FDA就发出警告,指出不正确的剂量可能增加严重肝损伤和死亡风险,并于2018年对其加注黑框警告。根据FDA最新数据,从2021年5月至2024年9月,共发现20例与奥贝胆酸相关的严重肝损伤病例,其中包括7例肝移植、8例肝移植评估和6例肝相关死亡。
 
全球监管收紧:欧美市场相继失守
       欧洲监管机构对奥贝胆酸的态度同样严厉。2023年10月,欧洲人用药委员会宣布重新评估奥贝胆酸的临床风险获益比,在审查四期临床数据后得出结论:现有数据无法证实其临床获益,建议撤市。最终,该药于2024年11月27日正式在欧洲撤市。
       随着欧美两大主流市场的相继失守,奥贝胆酸的全球命运已然注定。监管机构的一致行动向市场传递出明确信号:当药物的安全风险超过临床获益时,即使是最具创新性的产品也难以幸免于严格的监管审查。
 
国内仿制困局:前景渺茫的追随者
       在中国市场,奥贝胆酸原研药始终未能获批上市。2021年3月,该药入选我国第二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这一举措曾引发国内多家药企的仿制热情。正大天晴、复旦张江等企业纷纷投入重金进行研发申报。
       然而,随着原研药在欧美市场的全面撤市,国内仿制药的前景也变得岌岌可危。就在近期,南京正大天晴的奥贝胆酸片收到不予批准通知,这意味着该品种在国内的仿制之路几乎走到了尽头。监管机构对参比制剂的选择和安全性证据的要求,使得这些仿制药企的投入很可能付诸东流。
       奥贝胆酸的案例为医药行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在追求创新药物研发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产品的长期安全性数据,否则即使成功上市,也可能在后续的监管审查中面临严峻挑战。这一教训无疑将对未来肝病治疗领域的药物研发产生深远影响。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