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基石药业发布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收入4945万元,同比减少80.54%,年内亏损达2.7亿元,同比扩大1821.02%。尽管财务数据表现不佳,但资本市场反应积极,在业绩说明会后公司股价单日大涨24.56%,显示出市场对其战略转型的认可。

普拉替尼的本土化与医保战略
面对销售下滑,基石药业将其归因于战略性调整。公司明确表示,短期业绩波动是为产品进入医保做准备。普拉替尼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首个RET抑制剂,在面临礼来同类产品降价43%竞争的压力下,基石药业也已做好降价争取医保资格的准备。
值得期待的是,普拉替尼将于2026年实现从原料药到制剂的全面本土化生产,这将大幅降低成本,为医保谈判和市场竞争提供更大空间。公司坚信"进入医保后,爆发的量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战略已获得部分投资者认可。
产品管线与未来展望
在业绩说明会上,基石药业向投资者展示了丰富的产品管线。除普拉替尼外,具有FIC潜力的三抗产品CS2009备受关注,该药目前处于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阶段,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公布Ia期临床数据。公司对其疗效充满信心,声称有望"颠覆K药和康方的双抗"。
此外,公司的ROR1 ADC药物CS5001在全球范围内都具备竞争力,其单药治疗临床数据优于默沙东同类产品。其他在研管线还包括多个靶点的ADC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显示出公司的创新研发实力。
资金储备支撑转型之路
尽管面临业绩压力,基石药业的资金储备仍较为充足。截至上半年,公司现金与现金等价物及定期存款合计6.528亿元,为创新转型提供了足够的时间窗口。公司上半年研发开支1.05亿元,同比增加58.75%,体现了对创新研发的持续投入。
业内人士分析,基石药业当前的战略是以短期业绩换取长期发展空间,通过本土化生产和医保准入为产品放量奠定基础,同时依靠创新管线维持长期竞争力。这种转型虽然带来阵痛,但可能是创新药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