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

更多功能

甲泼尼龙

甲泼尼龙

处方药

4mg

用于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及调节内分泌。

德国

适应症
严重过敏反应(如药物过敏、荨麻疹、过敏性休克)。
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
呼吸系统炎症(如哮喘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
免疫相关疾病
器官移植后抑制排斥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重症肌无力)。
内分泌系统疾病
替代治疗: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短期替代。
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
血液系统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休克与危重症
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的辅助治疗(需结合其他措施)。
副作用
常见短期副作用
免疫抑制:增加感染风险,尤其是真菌、病毒或细菌感染。
消化系统反应:可能引发恶心、胃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尤其与NSAIDs联用时)。
代谢异常:一过性血糖升高、水钠潴留导致水肿、低钾血症等。
精神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失眠、焦虑或情绪波动。
长期使用风险
骨质疏松与肌肉萎缩:抑制钙吸收,增加骨折风险;长期高剂量可能引发肌无力。
库欣综合征:表现为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等。
内分泌紊乱: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导致自身激素分泌不足。
眼部病变:可能诱发青光眼、白内障。
用法用量
根据不同疾病的治疗需要,甲泼尼龙片的初始剂量可每天4mg到48mg甲泼尼龙之间调整。症状较轻者,通常给予较低剂量即可;某些患者则可能需要较高的初始剂量。临床上需要用较高剂量治疗的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200mg/天)、脑水肿(200-1000mg/天)和器官移植(可达7mg/kg/天)。若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治疗后未见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应停用甲泼尼龙片而改用其它合适的治疗方法。若经过长期治疗后需停药时,建议逐量递减,而不能突然撤药。当临床症状出现好转,应在适当的时段内逐量递减初始剂量,直至能维持已有的临床效果的最低剂量,此剂量即为最佳维持剂量。
注意事项
甲泼尼龙为处方药,需根据医生指导调整剂量和疗程,不可自行增减或突然停药,以免引发肾上腺功能抑制、病情反复。
监测副作用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升高、血糖/血压异常、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等。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血常规、电解质、骨密度等指标。
若出现满月脸、水肿、情绪波动等库欣综合征表现,或视力模糊、严重胃痛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逐步停药原则
长期用药后需逐步减量(如每周减少10%-20%),避免骤停引发乏力、低血压等停药反应。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尤其妊娠早期)需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用药期间暂停母乳喂养。
儿童用药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并监测生长发育;老年人注意骨质疏松和感染风险。
药物相互作用
与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联用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与利尿剂、降糖药等合用时需调整剂量。
生活方式调整
长期用药者需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补充钙和维生素D;避免接触传染病患者,减少感染风险。

为您推荐

同厂家

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