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和肾细胞癌(RCC)。
其效果因适应症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其主要疗效数据
1、肝癌(HCC)
对比索拉非尼:在REFLECT三期临床试验中,乐伐替尼相比索拉菲尼显著提高了客观缓解率。
和无进展生存,但总生存期(OS)仅略有延长。
中国患者数据:在中国亚组中,乐伐替尼的中位os显著延长至15个月,而索拉非尼组为10.2个月,死亡风险降低27%。
联合免疫治疗,乐伐替尼联合派姆单抗在晚期肝癌患者中显示出更高的疾病控制率(100%)和客观缓解率(42.32%)。
2、甲状腺癌(DTC)
REFLECT三期临床试验,乐伐替尼治疗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8.3个月,远优于安慰剂组的3.6个月65%的患者肿瘤缩小。
真实世界数据: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乐伐替尼在真实世界中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TTD)达33个月,优于临床试验数据。
3、肾癌(RCC)
联合依维莫司:乐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用于既往接受过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肾癌患者中位pfs达14.6个月,用于丹药伊维莫斯。
联合派姆单抗:乐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在晚期肾癌中也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4、不良反应
乐伐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高血压44.5%,蛋白尿26.3%、腹泻38.7%、疲劳和手足综合征等。
严重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肝毒性出血和动脉血栓栓塞,需密切监测总结。
乐伐替尼在肝癌、甲状腺癌和肾癌中均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尤其对中国肝癌患者效果更佳,其联合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的潜力也备受关注。
然而,其高昂的费用未纳入医保前每月3到5万元和不良反应需在治疗前充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