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93年辉瑞科学家首次发现JAK激酶在皮肤免疫中的关键作用,到2022年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阿布昔替尼问世,这条研发之路走了整整三十年。辉瑞中国区首席医学事务官曹峻洋博士表示:“JAK通路的复杂性远超预期,辉瑞走过了30年。我们始终秉持科学致胜的理念,一切前提都要基于科学。”
阿布昔替尼展现出卓越的靶点选择性——对JAK1的选择性是JAK2的28倍、JAK3的340倍以上,能精准抑制AD核心致病细胞因子,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血液系统相关通路的干扰。这种精准特性为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真实世界验证:中国数据填补临床证据空白
AHEAD研究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JAK1抑制剂真实世界研究,其设计紧密贴合临床实际。研究覆盖40家中心,允许合并症患者入组,不干预医生处方决策,有效弥补了传统随机对照试验的局限性。
曹峻洋博士指出:“当药物进入市场,在真实临床场景下,患者的条件和状况会远远复杂于RCT研究。AHEAD研究的意义就是通过额外证据对注册临床研究进行补充。”数据显示,阿布昔替尼在真实临床环境中12周EASI-75达标率达61.6%,与全球Ⅲ期临床试验结果高度一致,验证了其在异质性患者群体中的稳定疗效。
诊疗新范式:从症状控制到全程管理
AHEAD研究不仅验证了药物疗效,更推动了AD诊疗理念的革新。研究中超过半数患者在接受阿布昔替尼前未接受过生物制剂治疗,打破传统治疗惯性,展现了中国临床医生治疗理念的前瞻性。
研究还验证了阿布昔替尼剂量灵活性带来的临床价值。对于疾病负担重的患者,200mg起始剂量能快速控制症状,后续可用100mg维持,在疗效和安全性间取得良好平衡。这种个体化治疗方案为AD的长期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AHEAD研究的持续推进,标志着中国正从全球医学证据的“接收者”向治疗指南更新的“贡献者”转变。曹峻洋博士透露,今年下半年将发布上千例患者的研究结果。这些基于中国临床实践的证据,不仅服务于本土患者,更将为全球AD诊疗指南的迭代贡献中国智慧。


